1月21日廠房開工建設,7月5日實現主體工程完工,9月21日首臺NE11電池包產品試裝下線……近日,由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南汽”)投資建設的南汽電池PACK產能項目傳來新進展——目前一期產線已生產工程樣包176臺,產線總體進入調試的收尾階段。車間里,身著工作服的工藝、設備工程師和供應商正在緊張有序地調試工藝設備,開啟動力電池生產線正式投產前的“沖刺模式”。
據介紹,南汽江北新區基地是上汽自主品牌汽車的重要制造基地之一,車型涵蓋傳統燃油汽車和新能源汽車。作為2024年江蘇省重大項目,南汽全新架構新能源平臺項目計劃總投資30億元,分三期建設,其中南汽電池PACK產能項目屬一期先行啟動項目,建筑面積約3.9萬平方米,主要包含電池車間、綜合庫房、輔房、廠區配套等工程。目前在建的20JPH(每小時生產20臺電池包)產線,涵蓋磷酸鐵鋰、半固態電池以及未來的固態電池產品,年產能將達12萬臺套電池包(約5.8GWH)。
“產品制造工藝過程上采用最新的CTP一體式電池技術,在最關鍵的集成環節產線,規劃配置全自動極柱尋址、激光極柱清洗、激光CCS焊接及焊中焊后檢測等設備,利用全自動控制減少人工干預帶來的產品質量波動,確保電池包制造過程的一致性和穩定性。”南京汽車集團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孫宏根說,在電池質量控制上,還全線配置了單電芯絕緣檢測、整包絕緣檢測、水冷板氣密檢測、整包氣密檢測、整包靜態電路檢測及整包動態充放電性能檢測等一系列控制措施,進一步確保產品的最終交付質量。
今年以來,江北新區開展“服務企業、項目建設、研產貫通、招商引資”四大行動,全力掀起新主城建設發展新熱潮,全方位為企業發展保駕護航。智能制造產業園與南汽成立工作專班協調推進項目,新區各部門提供專業化服務,新區行政審批局、建交局審圖中心和質安監、規資局、樞紐辦等部門主動對接,以“事不過夜”的態度加班加點協調并辦理多項審批事項。
此前,在走訪企業過程中,新區行政審批局了解到,項目建設中遇到了難題:企業對工程建設的最新審批流程、相關政策不太熟悉,在規劃許可證的取得和施工圖審查環節“卡”住了。“個性問題個性化解決,我們對該項目的計劃和進度進行分析判斷,立即為企業制定解決方案,提供‘容缺受理’服務,最終從規劃許可證到施工圖審查,再到施工許可證的發放,在五日內得到了辦結。”新區行政審批局規劃辦工作人員解釋道。
“目前廠房建設已進入竣工驗收準備階段,該專班主動對接,問需解難,積極協調,助推各專項驗收工作。在廠房二樓,我們還預留了后續發展的產線面積,從而適配更多的車型。”孫宏根展望,未來,根據公司產品布局及電池技術的迭代升級,將導入更多采用最新電池技術如全固態電池的產線。
在能源革命和汽車產業轉型的浪潮中,動力電池作為新能源汽車的核心組成部分,正處于行業聚光燈下。項目建成投產后,將助推南汽江北新區基地產品結構實現從“傳統能源”到“新能源”的重大轉型,進一步優化新能源汽車全產業鏈布局,為南京新能源汽車產業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有力支撐。
——信息來自:南京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