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2020-黄色视频一级片网站-欧美激欧美啪啪片sm免费-五十路六十路|www.tjmymc.com

SNBE 2025深圳國際新能源電池產業展覽會【官方網站】
2025年08月26日-28日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
Language:

一塊電池撬動千億產業,荊門要造湖北的寧德時代

2024-12-18 11:25:58

近日,2024年湖北企業100強名單發布。荊門一家企業再度成為“進步之星”。

它就是坐落在荊門高新區的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緯動力),在2022年初次登榜時,排在全省第65名;翌年以270億元的總營收躍升至全省第41名;到了今年它的名次提升至全省第29名,營收總額已超過390億元,成為荊門市名副其實的“領頭羊”。

可能大家對于這個成績沒有概念。

要知道湖北企業100強名單的迭代相當頻繁,每年榜單上公司的迭代率都有近30%。從2022年至今,共有132家企業榮登過湖北企業百強榜。但是連續三年都在榜的企業僅有72家。

榜單中,連續三年名次都有提升的公司那更是鳳毛麟角,一共只有7家。億緯動力就是它們中的“佼佼者”,三年名次提升了36名,如果不算每年新晉榜單的黑馬,億緯動力可以說是湖北領軍企業中名副其實的“進步之星”。

作為湖北一家生產鋰電池的企業,億緯動力在湖北企業中座次的提高,不單單是自身實力的逐步提高,同時也折射出整個荊門鋰電池產業鏈的進步。

它,究竟是如何做到的?

▲湖北億緯動力有限公司

【1】

在億緯動力的廠區,一批批全新的鋰電池產品剛剛從生產線上下來,前來拖貨的卡車就已排成了一字長龍。

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億緯動力儲能電池出貨量實現翻番式增長,達到35.73GWh(吉瓦時,表示電池儲能容量),同比增長115.57%;動力電池生產21.71GWh,同比增長4.96%。

在荊門高新區,億緯動力的工廠已經有了整整18座,十二月剛剛投產的億緯鋰能60GWh超級儲能工廠,成為華中地區產量最大、產業鏈最長的鋰電池生產基地,明年在匈牙利的工廠也即將完工。

繁忙的流水線與巨大的工廠,組成了億緯動力當下的一幅日常畫卷。

只不過這家企業的掌舵人與荊門主政者一起聯合繪制這樣的光景,用了十余年的時間

今年剛剛邁入花甲之年的劉金成,是億緯動力的掌舵者。

▲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劉金成 圖/百度百科

他出生于荊門市的沙洋縣,20世紀90年代初,他在武漢大學度過了自己的研究生時光,師從楊漢西教授。楊教授是中國當時著名的二次電池專家,劉金成在其指導下便與鋰電池結下了不解之緣。

2001年,37歲的劉金成創辦惠州億緯鋰能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億緯鋰能)。它也是中國第一家以鋰電池為主業的上市公司。

出于對自己家鄉的支持,在2012年7月,劉金成在荊門高新區(注:即掇刀區)注冊成立了湖北金泉新材料有限公司,也就是后來的億緯動力。

企業的壯大,離不開技術的發展與人才的培養。億緯動力剛剛落戶荊門不久,劉金成就開始四處“攬才”:

2014年與武漢大學進行校企合作,成立武大金泉新型電池工程中心,2015年與馬蘭里大學簽下合作協議,定向培養鋰電池的高端人才.....

在這個過程中,汽車電動化的浪潮席卷而來,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迎來爆發式增長。

▲新能源汽車正在充電 圖/視覺中國

根據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2012年新能源汽車首次突破1萬輛,到了2015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達33.11萬輛,同比前一年增長了340%。到了2018年中國新能源汽車銷量就迅速突破100萬元。

作為新能源汽車關鍵部件的鋰電池需求也在水漲船高。億緯動力與荊門于2016年6月簽下了25.18億元的動力鋰電池項目。荊門高新區管委會還積極幫助其申請成為高新技術企業。

在這場浪潮中,億緯動力的人才優勢很快轉化為了技術優勢。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其母公司億緯鋰能擁有1126項專利,約55%是發明專利,密密麻麻的發明證書掛滿了公司展廳的一面墻。

技術優勢最終帶來營業額上的飆升。億緯動力在2020年生產的動力電池裝機量國內領先,全球前十,實現產值40億元。其產品還暢銷德國、美國等國家和地區。

此時,億緯動力已具備行業“領頭羊”的資質。荊門的主政者們也為億緯動力搭建了更大的舞臺。

【2】

2021年初,荊門高新區·掇刀區政府工作報告中,首次提出要“打造中國最大的鋰電生產基地”,讓這里成為“華中鋰電之都”。

荊門并不是憑空提出這個口號,而是瞄準中國新能源汽車龐大的潛在市場。

根據中汽協會的數據,截至2020年底,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滲透率僅僅為5.4%,這意味著中國新能源汽車的消費領域上還有巨大潛力亟待釋放。

一個好漢三個幫,荊門要打造這個目標,顯然不能只依靠億緯動力這一家企業。同年6月,荊門高新區管委會與億緯動力就荊門動力儲能電池產業園項目舉行簽約儀式。

在億緯動力的牽引下,動力儲能電池產業鏈上的多家企業紛紛落戶荊門。截至2023年底,荊門一共有39家動力儲能電池產業鏈企業。

這些企業不少都是各自領域的“佼佼者”。

從上游環節看,引入格林美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格林美)在荊門落戶,它生產的三元前驅體,是儲能電池和動力電池生產的關鍵原材料,其出貨量位居全球前二,全球市場占有率達15%。

再譬如,引入上海恩捷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它是鋰電池隔膜制造商,隔膜是鋰電池的重要組成部分,對電池的性能和安全性有著重要影響,其隔膜全球市場占有率第一,入駐荊門動力儲能電池產業園為鋰電產業鏈補齊了關鍵的隔膜生產環節。

從下游看,引進了多家物流企業。例如,湖北貝豐供應鏈有限公司為了配合億緯動力的擴產,在今年8月還專門購置了16臺大車。

值得一提的是,格林美還是廢舊電池回收利用的龍頭企業。早在2021年8月,格林美與億緯動力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定向回收億緯動力的廢舊電池,將其處理后再轉賣給電池廠。

數據顯示,2023年格林美回收拆解動力電池約2.75萬噸(3.05GWh),同比增長57.49%,占中國退役動力電池總量的10%以上。

至此,荊門鋰電池的生產完成了閉環。

坐鎮中游的億緯動力,在上下游產業鏈的共同加持下,也開始在全湖北的企業中嶄露頭角:

2022年湖北企業100強名單發布,億緯動力首次上榜,排在第65名。而在今年湖北企業的百強榜單中,億緯動力以390億元的總營收排名全省第29名。

進步的不僅僅是億緯動力。2023年荊門是湖北唯一入選中國鋰電產業特色城市 “十強” 的城市。其掇刀區的新能源動力電池產業集群也入選2023年國家級特色產業集群。

近年來,掇刀區也成為荊門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數據顯示,2020年掇刀區GDP為267.38億元,在荊門各區縣中排名第四,到2023年,掇刀區GDP已經抬升至431.62億元,排名荊門第二。

【3】

今年11月14日,中汽協宣布中國新能源汽車年產量首次突破1000萬輛大關,也是全世界首個達到該目標的國家。

這個數據也意味著動力電池產業進入新的發展階段。作為“華中鋰電之都”的荊門,接下來又該怎么走?

時隔一個月之后,荊門的億緯鋰能60GWh超級工廠,即將建成投產。整個工廠建設始于2023年8月,工廠總占地面積約700畝,相當于50個標準足球場的大小。

這是集自動化、數字化、低碳化為一體的超級智能工廠,也是華中地區產能最大、產業鏈條最長的鋰電池生產基地。據介紹,這座工廠開工后,將直接創造近千個就業崗位和百億工業產值。

荊門對于鋰電產業的壯志雄心的確不小。根據《荊門市新能源新材料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計劃(2023—2025年)》,規劃到2025年,荊門新能源電池產業集群產值力爭突破2000億元,億緯動力躋身千億級企業行列。

現在來看,荊門距離這個目標還有不小的上升空間,截至2023年年底,荊門新能源電池產業剛剛突破600億元,而億緯動力2023年的總營收為390億元。

見賢可以思齊,在新能源電池產業這個賽道,荊門前面還有強者。根據中商產業研究院發布的“2023年中國動力電池產能十強城市榜”,荊門排在全國第三,第一是福建寧德,第二則是江蘇常州。

從產值看,荊門與榜單上的頭兩名還有差距。數據顯示,2023年寧德市鋰電新能源產業產值達2948億元。江蘇常州的產值也超1770億元。

可以看出,億緯鋰能60GWh超級工廠正是荊門要在鋰電池的產能上“更上一層樓”的依仗。

另一方面,荊門主政者還在繼續對鋰電池產業進行“補鏈”和“強鏈”。

對標寧德的鋰電池產業鏈,荊門的產業鏈集群的規模還可以進一步擴大。依托寧德時代、寧德新能源兩家龍頭企業為引領,寧德累計引進的配套企業破百,數量上要高于荊門。

在政府的引導下,荊門鋰電池產業鏈上的上下游企業“抱團”得更加緊密。今年8月下旬,億緯鋰能與格林美簽訂戰略合作協議,攜手打造工商業儲能產業鏈樣本項目。

對于整個荊門而言,鋰電池產業所在的掇刀區,則是本地的經濟增長上的重要角色,荊門市統計局數據顯示,今年前三季度,掇刀區GDP達342.67億元,居荊門第二,同比增長10.2%,增速高居全市第一。

所以無論是荊門的鋰電池產業,還是荊門掇刀區,均是未來可期。

——信息來自: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