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位于嘉定菊園新區的中國科學院上海硅酸鹽研究所傳出消息,李馳麟研究員團隊成功提出一種電極氧摻雜和電解液配方調控的雙重策略,可助力實現高倍率、大容量、長壽命、低極化的可逆鋰-氟化碳(li-cfx)二次電池,有望破解這種電池自誕生50多年來一直無法高效充放電的難題。
據了解,鋰-氟化碳電池是以金屬鋰和氟化碳作為活性物質的化學電源,理論能量密度高,并具備環境友好、系統簡單靈活等特點,而且工作時不需要氧氣環境,在陸海空天環境中均可使用。但一直以來,鋰-氟化碳電池無法充電的短板不僅大大限制了它的應用范圍,同時也導致資源浪費。
為了破解難題,李馳麟研究團隊首次提出一種高效可充電的li-cfx二次電池體系,讓鋰-氟化碳電池不僅能充電,還有望將其轉變成為兼具低充電電壓、高能量、高容量保持率以及長循環壽命的快充型二次電池體系。
近年來,隨著全球能源結構的轉型和環境保護意識的增強,新能源電池特別是綠色二次電池,正成為能源領域的熱點。盡管鋰-氟化碳電池一直以來被認為是不可充電的,但它具有超過10年的長儲存壽命和低自放電等優勢,已被廣泛應用于航空航天和深海探測等一些重要特殊領域。
“此款可充型鋰氟化碳電池的研發,將為我們的生活提供一種更便宜、更長續航的電池體系的選擇。”李馳麟表示。
據悉,李馳麟團隊長期致力于氟化物、氟離子、氟基固態電池等新型體系的創新研究,并為下一代超高比能和長續航新型電池體系的創制和應用奠定基礎,相關研究工作已得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和上海市科委等項目的資助和支持。
——信息來自:上觀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