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精品国产高清a毛片2020-黄色视频一级片网站-欧美激欧美啪啪片sm免费-五十路六十路|www.tjmymc.com

SNBE 2025深圳國際新能源電池產業展覽會【官方網站】
2025年08月26日-28日   深圳國際會展中心(寶安新館)
Language:

儲能產業細分市場分析

2023-10-30 12:53:58

3.1 儲能產業鏈框架


圖片


3.2 不同儲能技術在儲能容量、儲能時長等方面存在差異


圖片


3.3 不同儲能技術優劣勢、應用場景等方面存在差異


傳統儲能方式抽水蓄能發展成熟,但建設周期長 受自然條任限制,末來發展空間有限, 新型儲能項目成本仍然過高。




3.4 抽水蓄能:受自然條件限制,建設周期長,市場格局相對穩定,以大型國企為主


抽水蓄能是指在用電處在低谷時期,新能源發電多、電網不能完全消納時,抽水蓄能機組將水從下水庫抽到上水庫,將電能轉化為勢能儲存起來;在用電高峰時期,抽水蓄能機組開啟發電模式,釋放上水庫的水,推動水輪機發電,將勢能轉化為電能。抽水蓄能是當前最經濟的大規模儲能技術,但儲能設備選址受限,項目開發周期較長。


圖片


3.5 壓縮空氣儲能:未來長時儲能主流路線之一,大型央企、民企是主要推動力量


壓縮空氣儲能,在電網負荷低谷期將電能用于壓縮空氣,并將空氣高壓密封;在電網負荷高峰期,釋放壓縮空氣,推動汽輪機發電。壓縮空氣儲能是一種能夠實現大容量、長時間儲能的電力儲能系統,是極具潛力的大規模儲能技術。壓縮空氣儲能可分為補燃式和非補燃式兩類,我國現有投產均為非補燃式,其中蓄熱式(絕熱)系統為主流。


圖片


3.6 飛輪儲能:短時、高頻、大功率充放電,應用于不間斷電源、軌道交通等領域


飛輪儲能是一種源于航天的先進物理儲能技術,是指利用電能驅動飛輪高速旋轉,將電能轉換為機械能, 在需要的時候通過飛輪慣性拖動電機發電,將儲存的機械能變為電能輸出(即所謂的飛輪放電)的一種儲能方式。適用于不間斷電源 (UPS)、軌道交通、電網調頻、電網調峰等高功率、短時間放電、頻繁充放電的場景。


圖片

3.7 重力儲能:技術驗證階段,處于商業化早期

重力儲能是一種機械儲能,基于高度落差對儲能介質進行升降,從而完成儲能系統的充放電過程。在電價低谷階段,電網電力富余時,重力儲能系統驅動電機將重物移至高處,將電能轉化為重力勢能存儲;在電價高峰階段,電網急需電力時,將重力勢能轉化為動能驅動發電機發電。目前重力儲能仍處于發展初期,主要有活塞式重力儲能、懸掛式重力儲能、混凝士砌塊儲能塔、山地重力儲能等類型。

圖片


3.8 氫儲能:為大規模儲能提供新思路;以高壓儲氫為主,固態儲氫技術上有待突破然


氫儲能將水電解得到氫氣和氧氣,利用富余的電力大規模制氫,將電能轉化為氫能儲存企業,在電力輸送不足時利用氫氣通過燃料電池或其他方式轉化為電能。氫儲能是極具發展潛力的規模化儲氫技術,可用于氫燃料電池汽車、可再生能源消納、電網削峰填谷、用戶冷熱電氣聯供、微電網等場景。如何實現經濟、高效、安全的儲氫技術,是氫利用走向實用化、產業化的關鍵。


圖片


3.9 熱儲能:熔鹽儲熱作為一種長時大容量儲能技術,應用于光熱發電和火電機組改造


光熱發電經過“光能-熱能機械能-電能”的轉化過程,通過反射鏡、聚光鏡等聚熱器將采集的太陽能匯集到集熱車專置,加熱集熱裝置內熔鹽等傳熱介質,傳熱介質經過換熱裝置將水加熱到高溫高壓蒸汽,蒸汽驅動汽輪機帶動發電機發電。熔鹽作為傳熱介質實現太陽能到熱能的轉換,作為儲能介質可以實現將熱能和電能的雙向轉換,適用于光熱電站、火電廠儲能改造、工業余熱儲能、風光棄電儲能、交通運輸儲能等多種領域。


圖片


3.10 電化學儲能:產業鏈完備,鋰電池主導,工商業儲能引領


電化學儲能利用電化學電池將電能儲存起來,在需要時釋放電能。電化學儲能包含鋰電池、鉛酸電池、鈉硫電池、液流電池等,是目前應用范圍最廣、發展潛力最大的電力儲能技術,其中鋰電池占據主導,以寧德時代、比亞迪為代表,液流電池、鈉電池末來有望得到推廣應用。按應用領域分類可分為動力電池、儲能電池、消費電池,在源網荷電力系統中,作為新能源配儲、輔助電網側調峰調頻、工商業儲能備電等。


圖片


3.11 儲能應用場景: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擔當基礎重要角色


2021年3月,中央首次提出構建以新能源為主體的新型電力系統;2023年1月,國家能源局印發《新型電力系統發展藍皮書(征求意見稿)》,新型電力系統是以確保能源電力安全為基本前提、以滿足經濟社會發展電力需求為首要目標、以最大化消納系能源為主要任務,以“源網荷儲〞互動與多功能互補為支撐,儲能在新型電力系統建設中發揮重要作用。電源側:儲能產品可在用電谷時存儲電力,用電高峰時釋放電力,補充用電缺口,彌補新能源發展的問歇性和波動性問題;電網側:儲能通過大規模存儲和釋放,用于調峰、調頻等輔助服務系統及備用,保障電網的穩定運行;用戶側:解決用戶側能源短缺并提供能源修復,保障正常工作、生活用電。


圖片


3.12 儲能應用場景:源網荷儲互動,協調調度,保障電力安全穩定運行


儲能技術可實現電力在供應端、輸送端和用戶端之間的穩定運行,是可再生能源發電實現供需穩定的重要條件。


圖片